close

壓抑的感受像積壓在胸口的一團黑霧,從翻開到讀完一直有一種血管栓塞、渴望暈眩的感覺,或不斷產生希望可以抽上一口煙,深吸進肺裡的欲求。

距離這本書初版到現在已經過了二十五年第一次真的好好讀這本書,雖說是被同志題材吸引,但我覺得這本書真的讓人揪心的部分其實是家庭關係。

主角丁天使從小在家庭裡得不到它所認為理所應當的母愛,各種羞辱貶低伴隨她長大,發現自己是多餘的,發現自己好像只會讓身邊的人失望、痛苦。她母親欲使她一身背負的愧疚感,即使貌似若無其事還是難以完全忽視,心裡面的恨、對所有悲劇的歸咎,所有反叛跟報復,都好像要還給那個脆弱的自己一些什麼,卻像她媽媽那樣永遠達不到希望的目的,只是為了彌補缺失的自己,卻越補越殘缺。等她發現的時候已經太晚了,愛她的人在病床邊,她終於可以就這樣好好躺著,像當年她和她的初戀小女友躺在宿舍的床上,什麼都不用面對的死去,傷痛讓生者背負,如同她如此背負著十幾天,忘了自己的形狀,終將也是一灘不成形的液體流失在別人的生命裡。她還沒活成理想的樣子,還沒學會愛人,還沒放下怨恨,沒能給愛的人一個美好的未來。一切都讓人遺憾。

作者在家庭上的情感刻畫讓我很深刻,但在同性感情的描寫總會讓我覺得尷尬,會讓我覺得她本身一定不是一個同性戀。雖然本書的書封就以同志小說作為主打,但我可以理解為什麼多年來大家奉為經典的還是邱妙津,邱妙津的痛苦是切身體會的,那種壓抑,不言而說的痛苦,在世上活著的格格不入。杜修蘭寫的是人人皆知的困境,我會被某些地方感動到,像是對於整個環境的眼光、不能自己決定的未來,還有家人永遠的不諒解,但總是覺得處理得不夠細膩,有些情感的部分又過份放大,不是恰如其分的,讀著她的初戀,徐姐和女朋友,總會讓我覺得有點不真實,也或許是時代差異,也或許是我對同性愛情的理解不是這樣的,異性戀和同性戀就是不一樣,沒有愛過同性的人沒辦法用細膩的筆法去描述那種感情,兩者沒辦法一概而論,產生的情愫、情感變化、推進,完全是不一樣的。

但她對家庭的描寫卻會一直喚起我內心深處很沈重的痛。我很喜歡她不斷提到小時候印在腦袋裡的一句話「在床上也很沒用」。的確總會有一句,好像無傷大雅,好像沒什麼只是不經意的一句話,在我們很小的時候就唰的次進腦袋裡鑲進去,一輩子都拔不掉,然後你這輩子就常常在各種時候想到那句話、那個場景。這樣的話可能有很多句,像是我會記得我媽小時候在吵架時會說她是家裡的傭人,會在我面前不斷罵情婦臭婊子下三濫,會在我憂鬱的要死掉的時候冷冷地回我說我也是啊。像我現在還記得跟爸爸躺在色情摩鐵裡,看著是鏡子的天花板,想著八爪椅是什麼,想著保險套販賣機可以幹嘛。差別在於丁天使以為她缺失的東西會隨著長大補回來,但沒有。「我們不傷害別人他們憑什麼來傷害我們。」「健全的人才有辦法健全的愛。」這些都是千百遍我告訴自己、問自己的問題。好像心裡很痛的一角永遠都會這麼痛,但沒有人可以理解,因為會痛一輩子的事情都是矛盾的,就是因為還保有一點溫暖或是難以忘懷、遺憾的成分,疼痛才會變得難以割捨,沒有人不希望自己是十全十美的幸福著。沒有人不希望自己可以不要被誰莫名其妙的傷害,沒有人想要無端端的背負什麼,沒有人喜歡苦痛或責任,只是以為這些可以讓我們擁有什麼不凡的東西,像愛。

我討厭看她媽媽出現的每個段落,我討厭看到她的自私跟狹隘,我討厭她沒辦法對自己好,我討厭她以愛為名的自私,討厭她的箝制和幼稚,我討厭她整個人。但不得不說,世界上很多惹人厭的人,傷害別人的人,只是想用錯誤的方式取取得他們原本得不到的關注或價值而已,就只他們太不健全,他們也很可憐,曾被打傷的狗會特別兇殘,兇殘的背後藏著最不能被看見的脆弱。我很同情卻也同時憎恨,我知道我某種程度上是在同情我自己的不健全,我希望自己造成的傷害可以用往日的痛苦作為藉口消弭,像我至今還是無法好好愛人,像我有無止盡傷害感情的壞毛病,我難以抹滅的暴力劣根性,任性、害怕失去、不會照顧人,我已經把這些視為人格缺陷了,但也一直在告訴自己沒有什麼事可以讓自己理直氣壯的傷害別人(儘管我曾經的心態是,我都被傷害成這樣了憑什麼這些健全的人還可以好好的。)但世界上真的不需要再更多被擊碎的心臟了,不需要更多冷絕的防禦性了。

如果每個人都可以不付出任何代價就可以被溫柔對待,世界恐怕是充滿愛的吧。

希望每個人都可以割捨掉身上的爛瘜肉,希望自己可以真心對身邊的人好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亦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